学术不端产生的原因千奇百怪。我们通过对上述学术不端现象进行深入剖析,把其产生的原因归纳为以下4个方面。
1利益驱使
职称晋升、科研考评及学位获取是导致科研人员学术不端的3大利益因素。
科研人员为了改善自身的生活条件和提高社会地位而采用各种学术不端做法。普通高校和基层的专业技术人员由于受条件限制,所接触的多为较成熟的技术,所以感觉没什么可写;但迫于生活和工作压力,竟请人代写或将自己随意拼凑的文章拿来发表或找人代发。知网论文检测系统这是比较常见的事,使得职称论文的发表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为了赶时间及受到职称评审指标的限制也使很多职称论文存在学术不端。这也是职称评审中只重论文数量不重质量导致的结果。
科研考评中对论文数量有过高的要求,使得很多课题组论文被拆分发表,论文的完整性受到严重影响。
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者,由于受到时间的限制在写作过程中对某些数据进行篡改,以使数据达到自己期待的结果,将论文投到高质量的外文期刊上,还有部分人由于实验过程中出了问题重做又不能按时毕业,学校规定必须发表多少数量的论文及在何种级别的刊物上发表才能毕业;所以,在论文写作及投稿时采取了某些学术不端行为。
2学术道德缺失
学术道德缺失在一稿多投和假引这2种学术不端现象中尤为突出。作者考虑到期刊发表周期较长,有时故意一稿多投,待期刊决定录用时再找理由撤稿,有的甚至不与编辑部联系就在其他期刊上发表。引文的正确标注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也是自身论文学术价值的重要体现,引用的文献越新,说明论文可能越有新颖性,越有发表的价值。有些作者为了逃避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检测及编辑的审查,故意不引用自己已发表的文献或真正阅读过的文献;还有些是未阅读原文献而进行二次引用,这一情况又以外文文献的二次引用尤为突出。这些都是由于作者学术道德缺失而导致的学术不端。
3期刊评价指标体系欠完善
核心期刊已成为作者投稿的风向标,无论是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还是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的评选,在期刊评价指标方面都存在某些不足;但是期刊是否为“核心”会对其稿源产生重大影响。期刊要发展就必须争取成为核心,各家期刊就会对评审机构设置的期刊评价指标进行认真解读,有些甚至进行数据分析找出自己的不足,人为地对某些期刊评价指标如引用率、总被引频次等进行干预。这也使引用率这一指标不能更加客观公正地反映论文的学术水平,再加上一些期刊互签引用协议,这就大大降低了某些评价指标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4编辑对学术不端审查不严
期刊社在对稿件进行三审的过程中,对每篇稿件都指定了专门的责任编辑进行审查,有的期刊责任编辑对论文只是进行查重,查重通过就送外审。这就使得大量学术不端行为漏网。有些研究生论文为了逃避查重,把某些语句颠倒一下,连语句都不通编辑也未仔细审查便予以放行。课题组论文对某些图表重复使用,单用检测系统根本无法辨别,有些作者将已发表的课题论文进行重新包装后投稿,责任编辑审查不严就让这部分存在学术不端的论文蒙混过关。这些事实都说明编辑审查不严也是导致期刊论文存在学术不端的重要因素之一。
.—— END ——.
下一篇: 学术不端惩罚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