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网论文检测样例–情绪智力在医患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2017-08-13 作者:小编

中国知网论文检测样例--情绪智力在医患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医患关系成为社会敏感问题,研究者从社会学、管理学、法学、心理学等角度阐述了医学模式、社会形态、医院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促进医患关系的改善。一般来说,自然形成的医患关系可以分为两种[3]:技术性的和非技术性的,前者主要包括医护人员的医学知识和专业技术;后者主要从情绪、状态等心理层面进行定义。如果说施治与受治的技术性关系可以通过医疗质量进行把握和影响;那么在医患关系中,非技术性的关系就显得更难掌控了。

2007年对全国十城市的卫生行政部门、二三级医院展开的医患关系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医患关系总体趋势良好,但医院或医护人员在改善医患关系方面的努力不足;调查还显示,医患双方在心理调适方面都有着较强的需要[1]。对医疗纠纷案例的成因分析也显示,在医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非医疗行为本身引起纠纷的比重之大不容忽视,医患双方的心理因素在医患关系的构建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4]。因此,从心理学角度对医患关系进行研究逐步兴起。

情绪智力检测工具往往包含了基于不同流派导向对情绪智力的不同定义,体现在工具本身的测量维度和方式等方面,主要分为混合型和能力型两大类。在此简单介绍几个常用的测量工具。1997年,“情绪智力”作为一个心理学学术概念被传入中国,卢家楣[14]全面分析了现存各流派对于情绪智力内涵和外延的界定,将情绪智力总结为:使人成功完成情感活动所需的个性心理特征,使人以情感作为操作对象的一种能力。涵盖了包括观察、理解、表达、调控等在内的对情感进行操作的心理活动,以及自己的、他人的、人与人之间的关于情感的可被操作的对象。

当疾病、沟通效果、周围环境等发生变化时,患者与医护人员的情绪也容易随之产生变化[7]。因此,医务人员能够及时察觉自身和患者情绪变化,理解其含义并根据目标做出调控,对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相当重要。对于情绪智力与医患沟通关系的研究显示,除了改善医患沟通,推进医患关系之外,情绪智力中,认知与调节能力对提高临床诊疗效果,促进患者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其中,情绪知觉维度是影响医护人员的医患沟通能力显著的因素。

情绪劳动与情绪智力联系是与生俱来的。情绪智力是个体有关情绪的觉知、理解、调节等能力;情绪劳动是个体为完成工作运用这些能力的能力,由此可知,情绪智力是情绪劳动的能力基础[40]。同时,情绪智力具有调节作用,它作为缓冲,能保护个体心理健康不受或少受情绪劳动结果的破坏。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