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查重入口样例--新时期以来进城乡下女孩形象的变迁
被纯化的不仅是乡村本身,还有乡村朝向城市前进的欲望。为什么而进城?这是所有涉及城乡关系问题的文学书写必然首要考虑到的问题。在关于小说的创作谈中,铁凝说道:“香雪为了和同桌平等,为了摆脱她和她的村子给人的贫穷的印象,竟生出连自己也难以置信的力量和‘智慧’,用四十个鸡蛋换到一只泡沫塑料铅笔盒。”
作为一种可以代表“现代化”的物品,泡沫塑料铅笔盒的意义在于它的工业属性,与香雪父亲手工磨制的木头铅笔盒放在一起,比照出的,是两种文明形态的差异,香雪对泡沫塑料铅笔盒的追求,代表的正是对先进工商业文明的追求。而这一点,亦是20世纪中国一直致力的中心。尽管从“十七年”到新时期,现代工商业文明的主体从阶级主体转变为知识主体,但国家话语对现代工商业文明的追求始终未曾改变。“铅笔盒”的划时代意义,在于对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现代工商业文明的肯定。而当香雪这样一位纯净如水晶的小女孩承担起了对以知识力量为基础的现代工商业文明追求时,不仅被追求的文明因追求者的洁净、单纯焕发出高洁、神圣的色彩,就连追求这种欲望行为本身也都变得纯洁无暇。
然而,我们必须注意,在小说的城乡话语结构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隐含事项,就是精神的平等需要以物质的平等来保证。香雪坚持与女学生进行鸡蛋与铅笔盒的交换,为的正是保证其精神上的平等,这对小说整体的诗意建构是重要而且必要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小说中美好如乌托邦般的城乡关系描绘。
但实质上,40个鸡蛋和一只塑料泡沫铅笔盒需要付出的劳动力不平等,以及由此带来的城乡不平等都被忽略掉了。同时忽略掉的,还有现代文明在发展工业经济的同时,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以及由“农业人”转向“经济人”后人性阴暗一面的暴露增多。这些在1980年代中期的创作,如贾平凹、张炜等的作品中都有表现。
如果说是知识分子用新启蒙话语让历史告别纯粹的精神高蹈,重回物质与精神统一的现代化发展轨道的话,那么,是城市和它的资本持有者们将物质欲望变成了潘多拉魔盒,释放出人世间所有的罪恶。导致的结果,便是迈向城市的乡村女孩从纯净无暇的香雪堕落为妖媚放浪的罗兰、黄红梅。而在这一过程中,知识分子发现自己无力阻止。
摆脱了以现代性为旨归的城乡写作,新世纪以来的城乡文学越来越注重挖掘日常生活层面的美学价值及批判精神,由此而有了更为多层、丰富的感性表达。这使得像钱小红、富萍这样的新进城乡下女孩形象得以出现在新世纪城乡文学的人物长廊里,比起香雪、黄红梅等之前的那些以城市为背景的乡下女孩,这些新的进城乡下女孩形象因为更接近日常生活,所以城乡差异的概念性书写也就显得不那么明显,再加上新时代背景下的新一代乡下女孩,本身其精神较之前几代人,就已经与城市有着更近的联系,所有这些,都让小说文本中的这些女孩子更容易与城市产生认同,也更容易坚定在城市生存的信念。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