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查重入口样例–高校创客教育发展模式探析

2017-08-31 作者:小编

知网查重入口样例--高校创客教育发展模式探析

“创客”其英语源自“maker”一词,是“创造者”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广义的创客。狭义的创客可参照克里斯·安德森在《创客:新工业革命》一文中的定义:不以营利为目标,利用3D打印技术以及各种开源硬件,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1]。百度百科对创客的定义是:“创客”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Maker”,是指出于兴趣与爱好,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创客以用户创新为核心理念,是创新2.0模式在设计制造领域的典型表现。创客们作为热衷于创意、设计、制造的个人设计制造群体,有意愿、活力、热情和能力在创新2.0时代为自己,同时也为全体人类去创建一种更美好的生活。

创客空间是指人们基于共同的兴趣,如开源、科学、工程、数字或者电子等进行交流、合作、创造新事物的工作空间、厂房、实验室等[3]。上家创客空间可以追溯到1981年在德国柏林成立的浑沌计算机俱乐部(CCC)。

以高校创客空间为依托的高校创客教育将成为培养新时期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途径,创客空间和创客教育的融合与碰撞是推动创新教育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我国创客教育推行的社会文化背景。

(1)政策驱动,为创客教育插上翅膀。2014年9月10日-1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八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致辞中着重强调了改革和创新对我国经济增长、就业结构优化的贡献。2015年1月28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确定了大力发展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的“众创空间”,培育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各类青年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实现创新与创业、线上与线下、孵化与投资相结合,打造经济发展新的“发动机”。2015年3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提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八大任务,为我国高校创客教育的开展奠定了政策基础。

(2)知识社会下创新2.0模式的时代背景。传统的以技术发展为导向、科研人员为主体、实验室为载体的科技创新活动正面临挑战,以用户为中心、以社会实践为舞台、以共同创新、开放创新为特点的用户参与的创新2.0模式正在逐步显现。信息通讯技术的融合和发展催生了知识社会,并推动了创新模式的嬗变。科技创新不再是少数被称为科学家的人群的专利,每个人都是科技创新的主体,生活、工作在社会中的用户真正拥有终的发言权。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互联网+”计划,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环境,为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在新的创新背景下,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创客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3)变革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需要。当前,我国学校的创新教育主要存在成本高、普及小、新意不足等问题。创客教育建立在成熟的教育理论基础之上,如项目学习法、体验教育、DIY教育、做中学、快乐教育以及构造论,与信息技术教育相融合,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和实践能力,利用3D打印技术及开源硬件的普及,可以使每个学生参与到创新活动中来,丰富学生的创意。

中美高校开展创客教育的现状

2014高等教育版的《地平线报告》预测,学生从知识的消费者转变为创造者,将是未来3~5年内的趋势,而教育界日趋发展壮大的创客运动将是推动这一趋势的主动力[7]。创客教育可以从两个角度去理解:一种是指培养创客人才的“创客的教育”;另一种是用创客的理念与方式去改造教育的“创客式教育”。无论是哪种角度的高校创客教育都应该具备以下八个要点:相关性、复杂性、互动和合作、高投入、高强度、可获得性、分享性和新颖性[8]。

1.美国高校实施创客教育的现状。以创造和创新为本质的“车库文化”是美国文化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这种文化推动着美国创客运动的发展,也推动了2014年6月17日白宫首次创客嘉年华(Maker Faire)的诞生。早在2009年,奥巴马参加竞选演讲时提到,年轻人应从事到科学和工程中来,去创造、去做事物的创建者,而不仅是消费者。可见,美国对创新和创造的重视。目前,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University of Nevada、Reno、University of MaryWashington、Stanford等60多所高校已经陆续在校园里开设了创客空间[9]。表达创新与共同发展的创客文化已席卷全美,各高校无论是从意识层面还是实践层面,大力推动创客运动,打造创客空间,不限年级、不限学科,具有更高的开放性、灵活性和自由度,得到了政府及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正发展成为培养美国科技创新人才的试验田。

创客教育融合了创新教育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顺应了未来教育的时代潮流。然而,由于创客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因此高校创客教育的发展还面临一系列的问题与挑战,如很多高校的创客教育还没有一套系统的教学模式,为创客教育的推广带来极大地不便;由于场地和经费的限制,很多高校未能为学生创建一个交流和分享的创客空间平台;加上一部分高校的教师多数都不是热爱创造的“超级创客”,对创客教育的开展无从下手。为此,高校发展创客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各高校既要结合自身的优势不断摸索和探索,又要融合社会各界的支持。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