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网论文查重样例–湖泊蓝藻水华发生机理研究进展

2017-08-11 作者:小编

中国知网论文查重样例--湖泊蓝藻水华发生机理研究进展

蓝藻水华发生机理是阐明蓝藻水华发生规律的生态学理论。近年来,特别是2007年太湖蓝藻水华引起的饮用水危机[1]以来,蓝藻水华一直备受各级管理部门和社会各界关注。这一重要生态学领域在不断取得新成果,不断加深人们对蓝藻水华的科学认识并作为理论基础支撑蓝藻水华的防治。近10余年中,不断有学者对这一领域进行了总结或回顾。Dokulil和Teubner[2]使用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各种浅水和深水湖泊的原始数据和文献资料分析并讨论了蓝藻优势形成的机制,认为蓝藻的长期优势通常是由多种因素(营养浓度,湖泊形态,水温,水底光可用性,混合条件等)引起的。孔繁翔和高光[3]分析了导致蓝藻水华形成的化学、物理和生物等主要环境因素,论述了蓝藻,尤其是微囊藻属(Microcystis)成为水华优势种的可能原因,并提出了蓝藻水华成因的“四阶段理论”。2008年出版的Hudnell主编的书中[4],提出了有害蓝藻水华研究的理论框架,确定研究的9个主要方向并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为推动我国这一领域的研究和蓝藻水华防治的进程,探索符合我国湖泊特征的蓝藻水华防治策略,本文尝试根据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外因辩证原理,综述各种关于蓝藻水华形成的经典假说或证据(分为环境因子和水华蓝藻的生理生态特性两个方面进行),评述了我国学者关于蓝藻水华形成机理的新理论,并对今后研究做出展望。

水文条件影响到蓝藻的生长和分布。蓝藻的生长需要稳定的水体,水体的稳定性与微囊藻的悬浮机制密切相关[51],在水力滞留时间短的水体中的浮游植物组成中会失去竞争优势[52]。一般认为水力滞留时间少于2周时,蓝藻难以有效地聚集形成水华[53]。在缓流的河水中蓝藻种类较少[54]。水滞留时间越长,发生水华的可能性越大;相反地,滞留时间越短,不利于藻类的繁殖,较难以维持种群数量,不易形成水华[55-56]。胡韧等[57]对珠海竹仙洞水库研究指出,短水力滞留时间是控制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数量的关键因子。赵孟绪等[58]认为在具备充分营养盐与适合水温条件下,水体稳定性是控制汤溪水库蓝藻水华发生时间的关键因子。王孟等[59]研究长江流域红枫水库、百花水库等发现,因水量变化而导致水库水滞留时间变长容易发生水华,因此加大水库水量的交换,缩短水滞留时间,有利于抑制富营养化。

灾害蓝藻水华的防治是蓝藻水华机理研究的终目的。大多数学者认同的防治思路是:从多种环境因子中找出关键因子,然后弄清楚关键因子的作用机制,后找到相应的方法切断关键因子的作用。但就今后很长时间内的技术条件,外因中只有营养盐和水文条件是能够被人为有效控制的;而在富营养条件下,即便通过控制蓝藻的生理生态特性达到控制某种蓝藻水华的目的,也难免会出现其它有害藻类水华。水文条件的改变可以通过水利工程来实现,如引江济太,带走了污染物,缩短了水力滞留时间,缓解了蓝藻水华发生的强度;但污染物进入其它生态系统中造成了新的污染。因此蓝藻水华的防治根本有效和具有操作性的,是控制营养盐。首先必须控源减排,减轻营养负荷,控制蓝藻产生巨大生物量的基础;进而修复受损的生态系统,使得“藻型”湖区向“草型”转化,从根本上限制蓝藻的生长;后对流域进行综合调控,减少人类活动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干扰和破坏,并实现其生态服务功能的大化。蓝藻水华防治应遵循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理念。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