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网论文检测系统样例–语言和意义的社会建构论

2017-08-01 作者:小编

中国知网论文检测系统样例--语言和意义的社会建构论什么是语言?语言如何工作?什么是语言意义?意义如何生成?在当代语言学和语言哲学领域内,对这些大问题有两种不同甚至对立的研究进路。一种进路重点关注语言的形式维度,把语言视为一个抽象的、形式的符号系统,强调语言本身以及语言和外部之间的关系。它主要诉诸集合论和数理逻辑等技术工具,把形式语义学作为其范例。它倾向于脱离语言使用者去考虑语言和之间的指称或表述关系,其结果是忽视语言的社会性和约定性等特征。

我们可以把这种进路称为“二元进路”。它起始于弗雷格,后来的代表人物包括早期维特根斯坦、乔姆斯基、戴维森和克里普克等人。语言的首要功能是交流而不是表征,语言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现象。(命题P1)语言至少具有两大功能:公共交流和思维表达,几乎没有人否认这一点。但是,对于“哪一个是语言的首要功能”这个问题,人们的看法却有很大的分歧。比如,乔姆斯基认为语言的首要功能是作为思维的工具语言的意义基于语言共同体在长期交往过程中形成的约定之上。

在使用某门语言时,语言共同体的集体意向以“约定”的形式出现,这些约定控制着该语言的实际使用。在这种意义上,语言和意义的本质特征就是约定性。一个语词本来可以成为这个对象的名称,也可以成为那个对象的名称;一个句子本来可以表述这个事态,也可以表述另外的事态。一个语言成为它现在所是的样子,它具有它现在所有的那些词语,那些词语具有它们目前所具有的意思,那些词语通过该语言现有的句法和语义规则加以连接组合,并没有什么先天必然的逻辑,而是该语言共同体无意识选择的结果,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产物。

以下由笔者直接论证语言和意义的约定性,列出三点理由:

(1)如果不依据诚实性和信任的约定,语言交流就难以发生;即使发生,也难以持续有效地进行。语言交流获得成功的标志是:说话者在说话时,预期在听话者那里会引起何种反应;听话者根据他对说话者话语的理解,做出他认为适当的回应,并预期在对方那里会引起何种反应。如果对话双方都获得预期的回应,这表明他们之间有某种程度的相互理解,循此模式,对话可以继续进行下去。此类对话能够进行下去的基本条件是:对话双方的行为必须表现出某些合规则性,其中之一是,说话者说他认为真实的话,听话者把说话者的话当作真话来听,对话双方可以按话语的字面意思来说话和听话,不用费力去猜测对方的话语究竟是什么意思。

另一种合规则性是,说话者很不诚实,总说假话;或者,听话者疑心重重,不相信说话者的话。即使这样,对话仍可进行下去,假如说话者知道听话者习惯于从反面理解他的话,则他可以系统地说假话,由此达到把真话传递给对方的目的;假如听话者知道说话者系统地说假话,他也可以总是从反面来理解说话者的话语,从而达到把握真相的结果。在这两种情形下,关于诚实性和信任的约定仍然在交流中发挥作用,只不过以“特别的”方式。

真正使得对话无法进行下去的情形是:对话双方的话语模式没有表现出合规则性,说话者在说真话和说假话之间无规则转换,使得听话者无从判定他的某句话究竟是真还是假;听话者在理解听话者的话语时,也全凭他一时兴起,时而把对方话语信以为真,时而又怀疑对方话语为假,这将使得说话者和听话者都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说。如此一来,对话双方即使倾尽全力,也很难达成相互理解,交易成本太高,后导致放弃对话。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