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查重样例–关于公允价值本质的思考

2017-07-21 作者:小编

知网查重样例--关于公允价值本质的思考

公允价值计量自 20 世纪 50 年代引入会计系统后,逐渐被会计界接受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公允价 值计量在会计界的应用范围逐步拓展,截至目前为止,美国会计准则中直接涉及公允价值计量的有 40 几 项,会计准则中直接涉及公允价值计量的接近 20 项,我国会计准则中直接或间接涉及公允价值计量 的也有 20 余项 。 为了系统指导实务界的公允价值计量, 2006 年 9 月,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 FASB ) 正式发布了 FAS 157——— 《 公允价值计量 》 准则,首次对公允价值计量问题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和具体的规 定,提出了完整的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框架 。 会计准则理事会 ( IASB ) 也于 2009 年 9 月发布了专门 的 《 公允价值计量 》 征求意见稿 ( ED ) ,借鉴美国 FAS157 的思想,系统阐述了公允价值计量与披露问 题 。 与此同时,随着公允价值计量在会计界的兴起,有关公允价值的研究也逐渐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的一 个热门话题,相关的研究文献日趋增多,特别是此次金融危机以后,会计界更是加快了公允价值计量的研 究步伐 。 要系统地研究公允价值计量问题,首先必须弄清公允价值本质的定位问题,这是进一步理论研究 的基础 。 目前国内会计界已经有一些文献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到公允价值本质定位问题,如葛家澍 ( 2001 ) 、 石本仁和赖红宁 ( 2001 ) 、 谢诗芬 ( 2006 ) 、 刘浩和孙铮 ( 2008 ) 等,这些研究不仅提出了一些 独到的见解,为会计界的后续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公允价值本质的深度思考 。 本 文就是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公允价值本质问题进行系统剖析,以期为公允价值计量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和未来我国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构建提供有益的建议 。

为了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相关性,财务会计必须在维持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基础上,设法增强会计信息 相关性,近几十年来,会计界一直朝着这一目标努力 。 提高会计信息相关性的方式有两种: 一是维持传 统的 “ 基于交易会计 ” 模式,对表内项目的确认 、 计量模式不作大的改变,通过增加表外披露的方式来 增强会计信息相关性; 二是突破传统的 “ 基于交易会计 ” 模式,转向 “ 基于价值会计 ” 模式,对表内项 目的确认 、 计量模式进行根本性的变革,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从根本上来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相关性 。 初会计界一直试图采用种模式来增强会计信息的决策相关性,即在不改变传统财务模式的前提下,通 过扩大表外披露 、 对表内局部项目的计量模式进行修正的方式 ( 如用 “ 成本与市价熟低法 ” 代替单纯的 历史成本来对部分项目进行计量) 来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 然而,这种模式却无法使得会计信息的相 关性得到根本性的提高,因为在这种模式下,财务报告的核心 ——— 表内项目仍然采用历史成本进行计量, 相关性依然很差,而在所有各类会计信息中,表内项目信息却又是核心的会计信息,也是投资者为关 心的会计信息,核心信息的相关性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整个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也就无法实现根本性的 提高 。 为了从根本上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以更好地为企业外部人服务,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 会计界开始突破传统的 “ 基于交易会计 ” 模式,逐步转向 “ 基于价值会计 ” 模式,对财务会计核心的 部分 ——— 会计计量进行变革,对财务报表内条件成熟的项目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 公允价值计量正是在这样 的背景下兴起的 。

公允价值是传统的 “ 基于交易会计 ” 转向 “ 基于价值会计 ” 的产物,在 “ 基于价 值会计 ” 体系中,公允价值处于一个非常高的层次,它更适合作为价值计量的目标,以对我们采用各种 计量属性进行价值计量时进行约束,而不太适合作为一种具体计量属性 。 因此,按照本文的研究结论,笔 者建议,未来我国在构建公允价值计量准则时: ( 1 ) 应对公允价值进行更高的定位,把公允价值定位成 超越于具体计量属性之上的计量目标; ( 2 ) 应继续对公允价值进行广义的界定,而不能模仿 FAS157 ,把 公允价值定义成 “ 透明活跃市场上资产 、 负债的脱手价值 ” ,因为资产 、 负债在时点理论上都存 在一个公允价值,而不是只有透明活跃市场上的资产 、 负债才有公允价值; ( 3 ) 对于公允价值计量的具 体方法,应有非常具体的规定,具体来说: 首先要明确地规定活跃透明市场的脱手价值是对公允价值的 好计量,其次,再借鉴 FASB 在 FAS157 中和 IASB 在其新 《 公允价值计量 》ED 中的做法,以发达成熟 市场的脱手价格为基础,根据计量时所用参数的可靠性程度,对公允价值计量进行三级估计,以解决公允 价值计量的可靠性问题 。

.—— END ——.